帐号登录
 两周内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社交帐号登录

王有德:科学治沙探路人的坚守与创新

  • 2021-07-11 17:24:57
分享到:
  • 收藏
  • 1.7万

2.jpg

沙漠里的一株株柠条、沙棒,凝结着治沙人的心血。2014年,王有德退休,但他一刻也闲不下来,更割舍不下已经干了近40年的防沙治沙事业。记者 王鼎 摄

这几天,王有德的电话被打爆了。12月18日,人们在中央电视台的直播里看到了王有德,就坐在人民大会堂主席台前排。

“我和总书记的距离不到2米,总书记讲话的每一个字我都听得清清楚楚。”当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了100名为改革开放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王有德被称作“科学治沙的探路人”,是宁夏唯一在人民大会堂接过改革先锋奖章的人。

“这个荣誉太高了,这是宁夏680万各族人民的荣誉。为了宁夏的防沙治沙事业,大家都付出了太多太多。这次表彰是对宁夏治沙事业的一个肯定。”王有德对每一个祝贺他的人诚挚地、一遍又一遍地说。

大会前一夜,他彻夜未眠

庆祝大会的前一天,王有德用一天时间认真观看了正在北京举办的“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回到住地,他失眠了。

“快点睡吧,明天要开大会呢!”“明天可是坐在主席台前排,全国人民都看着呐!”躺在宾馆的床上,他一遍又一遍对自己说,可就是睡不着。白天在展览上看到的一张张老照片,和他记忆里的那些岁月重合了起来,像老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在眼前滚动播放。

他想起30多年前的夜里,他躺在白芨滩林场宿舍寒冷破旧的小床上,能看到夜空里的星星。每逢下雨天,屋里的雨比外面还大,工友们拿着大碗小碗在屋里接雨,滴答滴答,汇成一首并不美妙的交响曲。他想起来自己曾经也用过布票、粮票、油票,但更苦的是根本没得吃——一碗黄米黏饭,拌点辣面子,就是林场职工的一顿饭。他想起白芨滩林场的改革历程,每一次都是咬着腮帮子、硬着头皮啃下一个个“硬骨头”。他想起改革最初的那几年,他也曾彻夜未眠。

要治沙先治穷。初到白芨滩林场任场长,王有德胆子大、脑子活。他大刀阔斧推行三项改革:第一,取消工资级别,砸烂铁饭碗,让职工将林场项目划片包干;第二,精简后勤人员,全部充实到生产第一线;第三,将沙窝里的东西变废为宝,让职工跳出林场发展林场。

反对声四起,人们说他“不务正业”。王有德知道,群众不怕改革,就怕越改越差。他提出灵活的改革机制,向职工承诺“一场两治”:愿意实行工资级别的人继续领死工资;愿意多劳多得者,按照改革方案承包项目,实行绩效考核。他想方设法解决职工住房难、养老难、子女上学难问题。他用自己家、老丈人家、亲戚家的房子抵押贷款,给职工盖了8套房子,把16个退休老职工搬到灵武县城安居。吴全林老人有7个儿子,赵金喜有5个儿子、5个儿媳,都是林场职工,老人们进了县城安居养老,子女们没了后顾之忧,孩子上学的问题也迎刃而解,场里的100多名职工心一下子热了,异口同声支持王场长的改革。

改革初期,白芨滩林场一穷二白,王有德带领职工从最不起眼的东西入手,让职工将沙窝里的沙柳条一捆捆背回来,编织成柳条筐、沙柳帘,他负责找销路、跑销售。那时候职工岳彩珠一天的工资是两块八毛二,她和丈夫俩人一天编20个筐,一个筐卖1元钱,除去成本,一天的收入就超过了夫妻俩两天的工资。一线职工第一次尝到了多劳多得的好处,大家热情高涨,抢着干活。当年,林场共完成沙漠造林5000多亩,成活率达72%,成幼林抚育减少开支2.5万元,创收17万元。

走好第一步后,王有德适时提出了林场所有工程或林业生产全部实行内部公开招标、承包,鼓励职工发展马路经济,开饭馆、修理厂、养殖厂,通过多种经营增加收入。就在王有德信心十足创新发展的时候,他挨了当头一棒。这是一个预算投资85万元的机砖厂合资项目,当林场将30多万元贷款“砸”进基础建设后,合资方却提出要高价,谈判不成就马上撤资。此时,林场班子内部也出现了强烈的反对意见:“开发果园还能吃上苹果,砖头能带回家当饭吃吗?”那段日子,王有德白天吃不下饭,晚上睡不着觉,见到老朋友就忍不住掉眼泪:亲戚朋友的房子都抵押在里面,如果这一“仗”失败,就全盘皆输。朋友被他的热忱感动,主动垫工垫料帮他建起了砖厂。当年9月22日,砖厂正式点火生产,年底盈利4万元。

后来,白芨滩林场又有了预制板厂、花卉绿化公司等,职工们一天天富了起来。大家知道,跟着王有德能干成事。此时王有德对职工提出新要求,要围绕主业抓副业,每个职工不仅要1年挖1万个坑、栽1万棵树、扎1万个草方格、治沙面积100亩,还要能从治沙中实现1万元以上的收入。大家从沙海中看到了希望,治沙造林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开始主动找市场,从沙里淘金。

职工李桂琴1990年进林场时一个月只有73元工资,借着改革的契机,她向林场无息借款4000元买了一头牛,先解决了温饱问题。1994年,她承包了25亩果园,两年后,苹果丰收,毛收入15万元。2000年,李桂琴承包了400亩果园,2010年,又承包了2000亩防护林项目,她养的牛也从1头发展到100头,还办起了养牛合作社,每年纯收入过20万元。

“从开始不敢干,到后来承包项目,大家胆子越来越大,收入也越来越高。”职工贺秀丽说,1996年,她买了第一套楼房,后来又在灵武市区买了140平方米的住房,5年前,又分别在银川、贺兰给公婆和父母买了房。“林场的职工家里都有三四套房子,家家都有车!”

40年,“绿色长城”是这样筑成的

从空中俯瞰毛乌素沙漠,是一幅震撼人心的画面:一面是连绵起伏的穷荒绝漠,另一面是一道东西长47公里、南北宽38公里的“绿色长城”。这道长城,犹如一只绿色的手臂紧紧勒住了毛乌素沙漠向西侵蚀的脚步,让沙漠后退20公里。这是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也是王有德带领白芨滩林场职工毕生奋战的成果。

王有德出生在灵武马家滩,他儿时的记忆里总是黄沙漫卷。“那时候每年春季风沙肆虐,沙子灌满了窗台,每天早上要扫掉沙子,才能推开窑洞的门。”18岁那年,王有德和当地20多个村的村民,伴着风沙离开了家乡。1985年,当王有德调任白芨滩防沙林场副场长时,望着茫茫沙漠,这个西北汉子立誓与沙漠抗争到底。

王有德开始带领职工在流动沙丘上固沙造林。白天,他顶着沙漠里50多摄氏度的高温和大家一起推沙平田,挖坑种树。晚上,就在沙窝中搭建的帐篷里点着蜡烛找问题、想法子。每年冬天,林场只有7天到10天时间可以给树苗灌冬水。每逢这个时候,王有德就和全场职工日夜吃住在水渠边。有一年冬天,到了给树苗灌冬水的日子,水渠突然决堤,几千亩树苗即将面临灭顶之灾,王有德抱着麦草捆纵身跳进结着冰碴的水中。“在场的工人当时都特别感动,看着场领导奋不顾身跳进水里,工人也跟着跳进水里堵决口。”职工郭叙强回忆说。奋战了整整一夜,决口终于堵住了。王有德因此患上了严重的关节炎。

治沙植树是苦活儿,王有德总是身先士卒带头干。1986年7月,在北沙窝地区500亩流动沙丘带开发果园时,离家仅3公里的王有德始终与职工住在4顶帐篷内,50多天没有回家。职工们7人一组打制砌渠用的水泥板,一天最多打210块,王有德加入一个组后,一天打了580块。三伏天,沙漠温度高达60摄氏度,赤手光脚背着水泥板砌渠,每一步都像走在火炉上,可职工背一块板,他就背两块,脊背被水泥板磨烂,脚板被水泥和沙子烫出了大大小小的水泡。

治沙的人说,养个娃娃容易,在沙漠里种棵树难。千辛万苦栽好的树苗,常常一夜之间就被风沙埋葬。王有德和职工哭过鼻子流过泪,但活还要干,树还要栽。他给场里立下“铁规矩”:拉来的树苗不许过夜,如果晚上树苗进场,就连夜栽好。一次次,他用那双长满老茧的手刨开沙土,看苗根扎好了没有。长年累月,他的指甲缝里钻满了抠不出、洗不净的陈年旧土,身上是抖不尽的沙子。

王有德的长子王立钧回忆起父亲当年说:“我爸每天都是早出晚归,他回家带回来的只有一样东西,那就是沙子。地上是沙子,床上是沙子,给他洗衣服,洗衣机里也是一堆沙子。我妈说他把沙漠绿化了,却把我们家给沙化了。”

风沙吹不老心中信念,汗水浇灌出沙漠绿洲。千万次的坚持和重复终于铺出了漫无边际的绿毯,牢牢罩住了滚滚流沙。昔日风沙肆虐的沙地,如今已是物种丰富、生态优良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据有关部门统计,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野生植物53科170属306种,野生动物23目47科115种,占宁夏野生动物种数的43.3%。

“与沙漠较量了一辈子,吃尽了苦头,但我觉得非常值得、非常骄傲。你看咱宁夏这些年,风沙少了,空气湿润了,天蓝地绿的生态美景正在变成宁夏的新名片……”王有德说。

科学治沙练就点沙成林的“绿手指”

手捧着改革先锋的奖章,王有德说:“国家授予我‘科学治沙的探路人’的荣誉称号,不光是对我们治沙成果的肯定,对白芨滩林场人肯下苦、誓与沙漠抗争到底的精神的表彰,更是要我们认真反思怎样才能科学治沙。”

“过去很多人栽树,只管栽不管活,做了大量无用功。哪些树种适合在沙漠栽种,哪些不适合,怎样缩短栽种时间,又能提高造林质量,都需要科学研究。”王有德说,几十年如一日泡在沙漠里,现在,用嘴尝一下土、尝一下水,就知道它的含盐量、PH值,知道什么地方什么树能栽活。

“通过白芨滩林场这么多年的改革创新,我研究出一个经验,就是要把治沙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做,要职工们把沙地当做自己的口粮田、聚宝盆来对待,就没有完不成的治沙任务。”在王有德的带动下,白芨滩林场职工不再局限于一年只在春季造林,而是随时随地抢墒造林、一年四季科学护林,栽一片成活一片。不仅王有德,白芨滩林场职工都练就了点沙成林的“绿手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白芨滩在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蒸发量达到2000毫米以上的情况下,造林平均成活率从过去的60%到70%,提升到现在的80%到90%。王有德还想出了“五位一体”的治沙模式,即在外围建灌木固沙林,周边建乔灌防护林,内部建经果林、搞养殖业、种牧草、做沙漠旅游,实现了治沙与治穷相结合,创造了沙区经济循环发展的成功范例,被国务院确定为加快宁夏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推广模式。

2014年12月,王有德从白芨滩林场退休。有人说,苦了一辈子,荣誉和成绩也有了,该好好休息休息、享享清福了吧!他却创建了宁夏沙漠绿化与沙产业发展基金会,在银川河东机场东侧的马鞍山荒滩上承包了1万亩沙地继续治沙造林。

“生态建设必须久久为功、持之以恒。我在白芨滩林场工作形成的经验,要向更多地方推广;我要发挥‘治沙英雄’‘改革先锋’的品牌效应,影响带动更多人投入到生态建设中来。”王有德说。

12月20日,记者走进马鞍山荒滩生态治理区,看到昔日尘土飞扬的荒滩已经焕然一新,尽管冬季草木萧瑟,却仍然可见植被丰茂,4000亩公益林傲然挺立。目前,宁夏沙漠绿化与沙产业发展基金会得到了自治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国内知名企业的公益捐助,企业员工、机关干部、学生都主动与基金会联系,积极参与义务植树。在荒漠中,大家亲手扎一个草方格、栽一株小树苗,体验治沙造林的艰辛和喜悦。

宁夏沙漠绿化与沙产业发展基金会秘书长赵惊奇告诉记者,4年来,社会各界向基金会捐款2000多万元,各企事业单位、群众每年共植树1000多亩。“现在这里已经成为银川市许多企事业单位的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党员干部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

基金会充分发挥公益作用,将基地培育的绿化苗无偿捐赠给银川市和灵武市的幼儿园、福利院、中小学校、工矿企业,义务为他们做道路绿化、园区绿化、矿山绿化,让宁夏更多的土地铺满绿色。(记者 尚陵彬)


来源:人民网

  • 标签:
分享到: